[
主页 ] [ 神魔战
] [ 当人变成了上帝
] [ 精英政治,流氓必胜
] [ 天下无根
]
若不信教,则要思想自由
[2001-02-11]
零 词汇解释
卡尔.马克思 -- 十九世纪德国人,《资本论》作者,共产主义教创始人。
共产主义教 --
在"上帝死了"的十九世纪工业化的混钝混乱的年代产生,不立主神,故教徒常自称"我们是无神论者"。相比于其它大教,此教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天堂,"先进生产力"是攀天堂的手段以及主神的替代品;此教的
Logo 是镰刀X锤子,表达出手段与崇拜标的物的完美结合。此教的祭司们一般自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补充说明:
此教与其它大教的最大不同是:1 鼓吹"丰富的物质",当然,若条件还未成熟,在未来;2
大祭司常以部分国民和祭司作为祭品来加强神威。此教因在工业化年代产生,故强调物质,并因科技昌盛,传统的童男童女、鸡血、布道等不足以建立起祭司们的神威;为了适合工业化社会的快节奏和在短期内建立神威,故要牺牲部分祭司和国民。
一 信教
关于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的说法,当笔者在中国大陆读小学的时候已经听同学议论过了,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小学生当然不会有很深层次的政治分析觉悟来对一个在课堂上和主流社会上被拼命灌输的主流政治概念有另类的分析,多数是因为听他们的父母议论而人云亦云。而笔者就读的小学是一个工厂的子弟学校,学生们的父母基本上是工人。说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早在七十年代中就为中国大陆一部分民众所认识,一些学者也曾把共产党的总书记、党委书记和政治局等类比于教皇、神甫和教廷等,共产国家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公民宗教"。
当今世界上流行的有一亿人以上信仰的宗教大概有佛教、回教、基督教和印度教。尽管信教在一些共产主义教曾流行的地区被斥为"迷信",而实际上,很多富科技知识和能力的人士信教。
一个人为什么要信教?有些人从小在某个宗教环境下耳濡目染而信教,另外一些人是在成年后历经磨难后才信教的。我们每一个人,知觉只有一个模糊的开始,并且都有一个不确定的结束,我们都不能预知自己何时和如何死亡,在这两头不确定(不知从哪里来,又要往那里去)当中,时常感到孤独。宗教就是可以抓得住可以依傍的永恒,在纷纷嚷嚷的尘世中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动力。
一个宗教的主要框架是:教义(一般有劝善、博爱、克己、不损人利己的内容),崇拜标的物(如上帝,耶酥,太阳,先进生产力)。教义一般会描述一些有形的宗教事物:天堂/地狱(如佛教的阿鼻地狱,共产主义教的历史的垃圾堆),
Logo
(如太阳,月亮,十字,镰刀X锤子),实现完满的手段(如祈祷,行善,思想改造,牺牲,奉献等),宗教故事(如神、先贤、先烈、导师、领袖的事迹)。在宗教的运动中,通常立有祭司(也有称僧侣,和尚,神甫,党委书记,领导),祭司主持各种柔性宗教活动(弥撒、颂经会、布道、朝拜、政治学习、喇叭轰鸣)而进行布道和传道,并且通过刚性宗教仪式和活动
(如洗礼、裁判、大清洗、大批判、大屠杀)来加强权威。
儒家思想体系有时被称为儒教,但它缺乏宗教的框架如崇拜标的物、 Logo和祭司等,并且过于注重为现世之统治阶层服务的实利,缺乏永恒,所以,儒家思想体系不是宗教。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文明体系都产生过形形色色千万种宗教,到今天流传下来的大教就大概有佛教、回教、基督教和印度教。这几个教在教义中都有劝善、博爱、克己、不损人利己的内容,并且宣扬众生平等,与当今广为各文明社会接受的人权和平等的概念是一致的。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因科学进步和工业化运动而式微的各大教,在科技昌荣的今天,这些大教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影响愈广泛。
二 共产主义教的过去和现在
如果你同意上述对宗教的描述,那么显然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卡尔.马克思吸收了卢梭、狄特罗、孟德斯鸠、黑格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部分思想精华,并且结合对工业化/资本运作的深入分析,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之大成,而创立了共产主义教。
很久以前,一个宗教的教众会称别的教为异教或邪教,并对异教徒进行迫害。不过,随着全球各种文化的交流日渐频密和深入,教与教之间相处得越来越宽容,即使是一些曾实施共产宗法统治的国家,也公开允许民众不信共产主义教甚至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允许民众信传统的宗教,并且共产党员只需声称信共产主义就大家心照。
在二十世纪初龙起的共产主义教,曾统帅着最大面积的国家和最多人口国家的每一个毛孔。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行政架构和思想统治就基本上土崩瓦解了。在这不到80年的教义的实践中,经历过多次涉及上千万人生命的内部大清洗的祭祀/洗礼,共产主义天堂的实现连影都没有,而"先进生产力"却只垂青于资本主义这个虚构出来的异教,并且大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吸收了共产主义教的许多概念,实现了制度和实施都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和民主(被共产主义国家斥之为"虚伪的民主",只可惜共产主义国家连"虚伪的民主"都没有)。实践的失败,理想的破灭,教的式微。
一般的常识是,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一个宗教占统治地位。在信仰上,人们普遍同时信儒家、佛教、杂牌神灵(如土地、玉皇大帝、关帝和妈祖等)、道教、流氓意识等等,并且,不同的社会层面对这些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文人/官员多点儒家,贫民多点流氓和杂牌神灵。这些相关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并且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相当复杂交错和稳定浑厚的文化结构,在朝代的兴衰交替中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是以有令许多人文学者或自豪或惊叹的中华民族/文明屹立几千年的奇迹,并且是在没有一个独尊的主流宗教的情况下。然而,这个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从宋明起已经走向腐朽而缺乏进化,只不过因外族入主中原而带来阳刚之气而有所新生。在二十世纪初,由于时局混乱,统治阶层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减弱,而出现了在春秋战国以来仅见的百家争鸣(五四运动),出现了光辉灿烂的文学家和哲学家等。然而,在"知识分子"普遍地抛弃了四书五经后,这些百家争鸣的思想在频繁的战乱中未有机会整合出成型的思想体系,来作为新生文化的主体,直至……
在共产主义教一统天下并且成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后,中国大陆的大部分人口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至尊无上宗教。在经历过毛泽东以皇权+流氓意识+共产主义教(以阶级论为主导先锋)的结合而发动的一次次洗礼(运动)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佛教、杂牌神灵等被摧残得几无。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虽然共产主义教的崇高形象在一般民众的心目中已经没了,但是民众判断事物所依据的概念和逻辑(例如"左"和"右"这些掩盖真相的词汇)仍然是以几十年来的"唯一正确"的教化为主。毕竟,几十年在单一而排它的意识形态下生活所形成的概念和逻辑已经形成不可磨灭的心灵烙印。
在共产主义教的实践过程中,大祭司常以部分国民和祭司作为祭品来加强神威,并且坚信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定胜天")。与其它国家的执政者大异其趣的是,共产主义教即使在执政后,仍然秉承教义和开朝大祭司的思想而对全民宣传和教育"斗争"、"革命"和"暴力"等概念,并且驱使全民实践这些概念。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祭祀/洗礼后,整个社会缺乏对人的生命和自然界尊重。在国家机器基本上停止大规模的草菅人命后,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是"盗抢兼捋命"和报复大爆炸,而鲜见"盗亦有道",并且,对生态平衡的大规模破坏愈演愈烈。
共产主义教描述了"丰富的物质"的未来,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祭司"们倡导"艰苦奋斗",但对"丰富的物质"的期望还是在大众的心灵种扎下了根。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对"丰富的物质"的概念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对金钱的热烈追求,并且,在传统道德被忽略、共产主义教之教义已失民心而新的道德体系未成型的情形下,普遍的,越来越多人对金钱追逐的手段变得无所不用其极。高级祭司们纷纷倚其庞大而无责的权力进行"贪污腐化",并假"稳定"之名钳制媒体的揭露和操纵司法系统的运作来维护祭司们的"形象"和地位。至于因科技资讯发达而常走漏真相导致"形象"受损,则脸皮加厚即可,这样还可显祭司们的威权。
以往,祭司们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教义或大祭司的教义;随着教义权威和祭司们公信力的失落,教廷现在逐渐推行所谓"法制建设"而用现代国家机器以弥补这些失落并且依法专制,当然,"法制"仍然是祭司们赤裸裸的弄权的可有可无的遮羞布。
在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祭司们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有所松动,但是,商业价值却渐成了文化/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唯一价值取向--另一种文化专制。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商业价值取向的双重压迫使得任何非官方指定的人文研究和发展难以向普罗大众扩张。是以有"痞子文学"的流行、"知识分子痞子化"乃至"政权痞子化"。
三 若不信教,则要思想自由
宗教,可以说是每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过十九世纪工业化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后,各大教逐渐进化,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影响愈广泛。在由于科技迅速发展而急速变动的社会中,人们常得各种烦扰和迷惘,而宗教比任何一种"科学的"心理辅导更能带来"放松"。在欧美,各教堂在周日礼拜常满座,教徒们并非"封建迷信"和"愚昧"的人,多的是富于科技知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们去那里不单只社交那么简单,无论是对教义的大致认同还是基于原教旨的执著,更多的是寻求心灵的安宁。
没有宗教信仰,一个人无论贫富或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满眼贫富悬殊和物欲横流中,以及在压力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很容易心理失衡,或迷惘或绝望或纵欲或……
共产主义教的实践失败了,其光荣和惨痛已成过去,但遗留的影响可能还会延续很多年。许多曾虔诚的教徒和在共产主义的教化下生活的大众或怀疑或抛弃或反对曾经至高无上的共产主义教,但是,几十年的教化所形成的心灵烙印(宗教逻辑和判断理据等)难以直接的消除,更难以自觉地去陋存真,而只有时间和百家思想是药方。
在现在的环境中,虽然未必人人有缘份去信某个教,不过却可以尽力地思想自由,吸收领会百家的思想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在当中寻找永恒和心灵安宁。
后记:
大概在2001年春节期间,我既不想去挤春运的人潮,也懒得去那些因行政指令而竞争减少而变得质次价高的娱乐场所,除了偶尔拜会亲戚朋友,就整天阅读放假前从网上(包括思想的境界网站)下载的一些人文社科类的百家文章。得了点灵感,写了几条关于共产主义的魔鬼辞典式的词汇,并又加上补充说明,然而意犹未尽,再结合94-96年间对中国文化政治的心得和这几年来从事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工作的经历而一鼓作气写成本文。因先有词汇解释,再有本文,所以词汇解释放在最开头,本文也是以此展开阐述。
多少社会精英/志士仁人为共产主义的革命奋斗终身;多少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普通民众在以共产主义名义建政的制度下被屠杀和折磨。太多的"如果"和"可惜",而这些"如果"和"可惜"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命运。
曾汇集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的共产主义,在各国的实践中大多都逃脱不掉这样的命运:成为大祭司废革命同志武功的工具和革命同志履行家臣效忠义务的图腾;执政的共产党只保留了公有制而背叛了共产主义的其它内容,背叛曾经依靠的工人阶级,公开践踏民主和法制。本文就这些现象和规律说因由。
本文发表不久,中共大规模启用"Information Greatwall"
,并且应各地方官员的"邀请",对《南方周末》、《书屋》等报刊进行严厉整肃。这些事情算是为本文增添一点注脚。
若不信教,则要思想自由 Special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