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Huang Home Page
|
這些文章是在94-96年期間寫的一些雜文。
治國修身平天下
我夢見自己在外太空俯視人間。 人類被神魔統治已經好几千年了。神和魔,頗多的交流統治心得,把人間壓得扁扁的穩定。 突然,外星人入侵,打得神魔屈服,成外星人之儈儡。人類更加悲慘了。漸漸地,人類發現外星人也是人。于是,人類揭竿而起,與神魔戰斗,與外星人戰斗。戰聲遍滿三界。人類運用大謀略,布大落網,使神魔死亡,外星人夾著尾巴逃跑了。最后的勝利,是天堂地獄都樹起了人類的旌旗。 那些人類領袖急急地開入天堂和地獄來坐鎮,以人之身,開始了神魔的工作。然而,神的汗氣,魔的臭屁依然充滿兩界。盡管領袖們抹了好多風油精,只是聞不到卻吸得到那些毒氣。那些神的汗氣,魔的臭屁就附著于人的神經,而驅使著領袖們。于是,人間依然是被兩界壓得扁扁的穩定。
附:其時筆者在英國居住,偶爾重讀魯迅的作品。這些作品由香港的出版社出版,其注解比較平實,不是大陸出版的那些充滿著“階級論”、“革命”和“斗爭”的注解。閱后有了全新的感受。身居異國,回想國是,仿佛在外太空俯視人間。讀《失掉的好地獄》有感,作《神魔戰》。
治國修身平天下
看魯迅的“二十四孝圖”,其中有評彈老萊子的故事及鄧伯道棄子救侄之事,云“正如將肉麻當作有趣一般,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老萊子即是一例,道學先生以為他白璧無瑕時,他卻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可憐那些道學先生也曾是孩子,也許他們較有天份學會這“二十四孝圖”,受到了夸獎,以至于成為道學先生肩負起“指導青年”的重任了。而那些“心中死掉了”“老萊子”的孩子們長大后,誠以為自己愚鈍,而對那些道學先生恭敬有加,即使無能“指導青年”,卻能逼迫孩子們去接受那些“指導青年的前輩”的指導。
幼年時( 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時常無聊,看一切能帶來Fantasy的書,除童話傳記外,大致看一些科幻小說之類了。那時并無甚西方的科幻小說進口,更沒有什么Star War or Terminator, 變形金剛之類,都是中國人寫的文章,一類是利用未來科技與國內外的階級敵人做斗爭,一類是談論未來世界人們怎樣享受未來科技的故事,令當時缺乏物質的我頗為神往。什么小靈通漫游過的世界里的電視鬧表----其功能與早這本書几年出的現的電子表相當,還有地上走,水上飄,天上飛的汽車,諸如此類。還有“科學家談論二十一世紀”,眾科學家,當然是那些中國著名的,大發奇想去鼓勵兒童熱愛科學。例如提出要消滅寒帶,令地球到處四季如春,使北極熊也只能在冰箱公園內生存供人欣賞,方法之一就是把兩極的冰用固定在兩極上空的太陽能衛星去熔化。隔几年我上到初中時,才發覺其中有很多弊端。從“參考消息”上看到,全世界都擔心氣候轉暖,南極的冰熔去几份之一,足以淹沒沿海很多城市,而且,迫遷眾動物雖然不會于禮不合,但生態平衡就談不上了。而且,怎樣把衛星固定在北極上空? 台風年年做成很多災害,有位科學家提出要用原子彈在台風某處一炸,台風便會改向。可是若誰不好運,航船在那邊走著,狂風帶著核輻射,恐怕此君還要提出一種防輻射船。可是那些生活在太平洋小島上的人們怎么辦呢?若果年年都在太平洋上扔十几個原子彈,真是好玩極了。 還有科學家不喜歡當今原子反應堆的臃腫笨陋,設想在二十一世紀的高科技社會,各家各戶都可以擁有電飯煲大小的反應堆,隔一年半載可提著菜籃子去商店買一磚半磚腐乳大小的 或鈾,回家放在反應堆里當柴燒,去發電之類。那時我也想擁有這樣一個反應堆,以免受停電之苦。到上了高中,我知道了鏈式反應,也知道“無規模就無效益”,才判定這種微型反應堆的設想是小農經濟思想的表現,且撒開安全的問題。 我在這里并不是貶低那些科學家,而是,那些科學家,在其各自的專業上取得卓著成績,卻會提出設想印成書給少年兒童。想想這些設想并無礙,幻想是人的天性,但以這些設想來使兒童樹立理想,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為什么這些科學家能提出這些設想?而這些設想只需初中和高中的科學知識就可否定。我以為,過于專業化以及封閉的學朮和生活環境是症結所在。
中國歷朝中以宋明兩朝最為相似了。一個開國皇帝“杯酒釋兵權”,另一個用四大發明之一去炸死晒開國將軍。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穩定,以使國民中無人有力量謀反,亦無力反抗“謀反”的定罪。宋朝被夏金侵襲屈辱大家已耳熟能長,明朝則几個倭寇也可以興風作浪,葡國又可賴去澳門。宋帝殺岳飛,明帝殺袁崇煥。宋末帝被蒙古元軍迫落粵海,明末帝則給滿族清兵追殺到東南亞。宋朝出了程理,明朝出了朱學,是以宋明儒學達到理論高峰的程朱理學。 宋明之皇統策略之相近,歷史之相近,末路之相近,顯然不是出于偶然。
時有國人談出國之難,是以常怨政策之過緊,還常比較之與其它國家之政策進行比較。我可不望某位明君突然會網開一面,倒要替這種政治說說緣由。 中國到明朝時,航海技朮已經相當成熟,然而在明清皆有鎖海政策。沿海人民為生計要出海打魚或甚至于到東南亞去居住,朝廷當然不高興,事關中國以農立國,靠海吃海去打魚便是忘本,而且離地一月半月,在海上無王管,如何能令皇帝官員去治。若然離鄉別井去異國謀生,便是“離異”,也可算是一種消極的謀反,是因不滿浩蕩皇恩才會離異的嘛。況且古代交通通訊不便,一去就渺如黃鶴,難以充當“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不象鄭和奉旨七下西洋,宣揚天朝大化。 所以,現今出國控制之嚴,是大有緣由的。
古時皇帝最能表現皇恩浩蕩的機會,莫過于天災人禍了。災得越厲害,效果越是好。欽差大臣帶著車隊,運著糧食,浩浩蕩蕩,雖然沒有電子傳媒,但沿路旌旗招展,吹吹打打,效果一樣坩好,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姓,獲得他們自己種的皇糧,絕對是感激皇恩。皇帝的代表出的風頭越高,皇帝便越香。雖無電視攝像機追著官員拍攝,但人人傳頌,告示貼到滿街都是,效果亦和電視差不多。 防災工作當然重要。而若防災工作做得不好,不緊要。只要宣傳把好關,突出皇帝皇恩欽差的形象,則可因禍得福(因民所受災禍而皇得福),得到治之所需民心。
儒學發于春秋戰國,在宋明儒學發展到程朱理學的高峰。而這兩朝卻也都是被異族所滅。這些時期的的儒家的大放異彩,與這兩朝的命運,有什么關聯呢? 宋朝時,在“杯酒釋兵權”后,金國侵襲。宋朝雖自認天朝大國,卻向金國割地進貢,君臣只顧享樂,壓榨民脂民膏,殺岳飛,總是執行不抵抗主義。明明經濟力量和人力大大超過金國,卻總很容忍。而當官逼民反,梁山好漢落草,楊 起義,宋朝卻總是不遺余力地去平亂。 明朝時,朱洪武更干脆,連美酒客套話都省了,一陣爆炸殺光了開國武將,獨尊儒學,把整個國家都變成書聲朗朗的軟綿綿。盡管耗國庫民力去修萬里長城供太空人瞻仰,卻只能對倭寇只眼開,只眼閉。到李自成起義,明朝不遺余力去剿滅,連民間地主武裝也幫上一把。李自成雖占北京而滅明,但各省決不肯臣服這個陝西出生的家奴。及致李被清兵趕出北京后,各地的地主武裝,軍閥很快就臣服了以前是蠻夷的滿族君主。而后偶有的反抗,多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無“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愿望了。 縱觀宋明兩朝,其覆沒頗相似。在氣數將盡之時,起義之各路英雄成不了氣候,缺乏文才武將的輔助。這大致是因為成功的思想控制,加強儒家的主導地位。人民包括地主仕官,缺乏機會接觸行兵打仗的知識 …… 故民無力推翻朝廷。即如李自成占得北京,一來無能組織政治,二來各地不肯臣服。是以唯有外族來解決問題,因為外族長居關外,并非家奴,對于深受程朱李學熏陶的地主仕官來說,較容易受落。至于清朝,開國初期還頗有雄心壯志,得中原后馬不停蹄拓展疆土。清帝可不殺大將,而是讓八旗兵看住漢人,國勢也是強盛。無奈滿清得眾儒者的餿主意,光大科舉八股文,比明朝變本加厲束縛人民思想。國家越來越穩定而至僵化。至十九世紀中葉,歐洲入侵,滿清處處退縮容忍,清兵雖然長久未打過仗,然而打起家奴的太平天國時卻干勁十足。對比起滿清對家奴,和對友邦的態度,真是可嘆。 A國Q終身大總統有感于文士濫用感嘆符號,文章多有長差短嘆,各式愁懷傳播開去而于民族精神不利。遂借鏡魯迅在1924年提出的“文學救國法”,通令全國抽出所有印刷廠的感嘆符號的鉛粒,全數銷毀,不得再鑄。在總統的眾喉舌大吹大擂一通后,再無新書載有感嘆符號了。舊書有的,著令見一涂一。而大總統之臣民亦響應號召,應感嘆符號之消失而振奮精神。 几年后,大總統駕崩,其子繼位。不久作一文發表,草稿中不覺用了若干感嘆符號。秘書和校對豈敢指出,大概因為文中強調的是“實事求是”,遂印刷廠特制若干枚感嘆符號為大總統專用。大總統之文發表后,“文學救國法”遂難繼續。眾喉舌就為“文學救國法”行白事,贊頌“文學救國法”一番丰功偉績之后,又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附:魯迅提出的“文學救國法”。
你歐美國家強大就得,我中國強大就會對世界安全危害?是什么道理? 且不計十九世紀歐美列強對亞非國家建立及維護殖民統治的侵略屠殺及經濟掠奪,就只計二十世紀歐美國家跑到別的國家對當地人民的所作所為:英國是怎樣干的“帝國斜陽”里已多有論述﹔美國則繞了半個地球派了几十萬士兵去越南扔子彈炸彈毒氣彈,是為了維持和平嗎?想一想,計一計,歐美國家殺了多少外國平民?中國又殺了多少? 中國人素愛和平。無論多強大,無論多想追趕西方先進水平,是決不會去追趕歐美殺外國平民的水平。
中國的傳統是強大的,支持著中華民族屹立五千年。傳統黑暗的一面也是強大的,足以殺死國民黨,共產黨和毛澤東,他們都死了。不要與傳統黑暗的一面直接對抗,否則只會被擊敗或歸從黑暗。 今次有關中國孤兒院狀況的影片可真是對中國和中國政府,中共的形象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中國政府事后極力運動,破天荒地火速動員外國記者訪問有關單位以作澄清,還指責西方有關機構以偏蓋全,而這伎倆,豈不是中共傳媒多年來慣用的原則性的伎倆嗎?今次,中國政府,中共可真受盡了以偏蓋全的苦頭了。 兩個以偏蓋全的不安同之處是:中國的以偏蓋全的影響僅限于大陸,而西方的則是國際性的。西方崇尚新聞自由,既是有以偏蓋全也會有多個不同觀點的版本,而中國的通常只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版本。
后記: 一百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歷多次革命。但是,本質上來說,中國并沒有發生革命,這些號稱的革命不過是加上了西洋包裝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并且由西洋的科技和組織形式帶來的放大作用(幅度的增大及畸變)而使其過程更加激烈和龐大。最革命的人和事,不過是最封建復辟的人和事。(Sorry, I have to use the former
conventional political languages here.)
Copyright Zijian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 |